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印象材料 > 校友风采 > 正文
第五期校友专访|专访材料学院02级优秀校友吕强

编者按

自1988年建系以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稳步发展,清华材料人砥砺奋进奉献始终。值此建党100周年和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材料学院宣传中心、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等多个部门联合,紧密围绕「强国有材,校友榜样」主题,开设材料学院“校友专访”系列采访,通过采访材料学院杰出校友及老师,传递清华材料人的榜样力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校友专访︱吕强

5 

2002-2007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 ;

2007-2009年,美国Tufts大学David Kaplan研究组进行博士后研究 ;

2009至今,苏州大学纺织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理事。


坚定选择,肩负责任

当百炼钢的科研心遇上绕指柔的丝蛋白,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吕强用8-10年的时间,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挫折,但仍坚持研究丝蛋白调控的内在机制。被问及当初是如何选择丝蛋白这个研究领域时,他坦言,丝蛋白这个研究领域并不是自己主动选择,而是由当时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期的导师决定的。

原来,吕强最初的研究方向为人工血管,在即将硕士毕业时,他参与一项与丝蛋白生物材料相关的项目。机缘巧合之下,吕强开始接触并了解丝蛋白生物材料的相关工作,并最终在这个方向上坚定地走下去。目前吕强学长课题组以丝蛋白研究为核心,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丝蛋白纳米组装及其性能调控的机制研究、具有特异响应性的丝蛋白组装修复材料的设计、基于丝蛋白结构组装的药物控释体系的设计和丝蛋白调控的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

吕强指出,人生道路上,很多时候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自己做出,而是由别人决定的。但是选择之后,如何去努力,如何去做,是否能够做好,更大程度上则是由自己的因素所决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使自己能使这个行业中突破多少,而不是这个行业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吕强说道,“作为清华的学生,对自身应该要求更高,最关键的一点不是选择一个有前途的行业,而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从事的行业有前途。清华的学生,应该走难走的路,让后面的人好走路。这是我觉得清华人的责任。”


坚持不懈,突破困难

逐渐深入研究丝蛋白后,吕强对这种应用广泛的生物材料兴趣愈发浓厚。但是丝蛋白应用的产业转化并不多,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丝蛋白结构非常复杂,其结构的有效稳定调控是丝蛋白产业化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在博士时期的最后阶段,吕强开始思考这个挑战。在博士后的两年时期以及刚回国后的六年,他一直致力于研究丝蛋白调控的内在机制。在这近十年的挑战过程中,充满了无数的挫败与困难,甚至于David Kaplan教授明确告知学长这个挑战是没有可能成功的,建议他不再开展相应研究。但他回国之后,还是坚持着把丝蛋白调控的机制研究做下来,最终获得了对丝蛋白组装机制更为深入的理解。

正是基于对丝蛋白组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吕强的课题组衍生出了许多新型的应用,例如引入丝蛋白纳米纤维去作为石墨烯剥离的稳定剂,将丝蛋白与干细胞结合培育仿生皮肤,通过调控丝蛋白纳米尺度打开皮肤角质层进行载药研究等……当坚持不懈突破最困难的部分之后,接下去的研究就非常简单了。

对于解决科研过程中关键问题,吕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爬山。前期突破的过程是非常困难、非常枯燥的。但是只有经受住这种困难,坚持爬到了山顶,再往下走,那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因此,做科研一定要坚持。不管做什么,核心就在于坚持。

从机缘巧合之下与丝蛋白的不期而遇,到博士研究期间的不断深入,再到留学回国近十年间对丝蛋白调控机制的研究,吕强的丝蛋白研究之路越来越长,他与丝蛋白的故事也在不断继续。


传承精神,学长寄语

访谈中,当谈及母校清华精神特质,吕强首先想起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八字校训。“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予以厚德载物”,他感慨清华精神中的天地品格——敢于去接受,去做一些高端的东西,而于这敢闯、勇于挑战中又瞥得见难得的脚踏实地,“不那么浮夸,更朴素一些也更执着一些,我觉得这是和其他学校相比比较典型的一个特质。”

读博期间,在这个有着天地品格、天地胸怀的偌大园子中,吕强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清华会有许多资源,但是好多事情都是需要你自己去沟通解决的”,只有不断地自己去做,才能真正地有能力的提高。也正是得益于在清华就读期间培养起来的独立工作能力,吕强自己成立独立课题组之后,也感觉很多事情由于之前自己的经验丰富,都会相对顺利一些。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他也曾遇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也曾产生无穷的挫败感,但是他坚信越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越有价值,当然,同时失败的概率也越大,当一个人处于挫败时除了需要坚持保有要继续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外,更是要在失败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蕴含的成功因素以及下一步调整的方向。“我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里面有没有成功的因素在里面?我下一步怎么去调整?”在反复的思考、总结与追问下,总是会在失败中悟出真理,才能继续前行追逐下一次的成功。

对于科研与学术,吕强道出自己的心声,“发文章只是一个副产品”,是一个在科研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或者说是科研能力、思维能力培训的衍生物而已。

而做科研的乐趣所在是对社会做出我们的贡献。“我们希望并且觉得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对整个社会来讲是有利的”。不止科研学术,从事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的核心本都应如此。一路走来,回望自己的研究历程,感受着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采访中吕强眉宇间显现出殷切的神情,也有些话想和正值青春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分享。

在高信息密度的时代,知识新生愈加迅速,因此对于当今尚处本科时代的同学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的是思维的概念,相对于掌握学习得到的知识而言,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在吕强看来,研究生阶段需要锻炼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高强度工作、承受失败的能力。特别是作为清华的学生,我们更要有“我从事哪个行业就有前途”的胆识魄力,要有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逸夫技术科学楼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