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和引导优秀毕业生前往国家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就业创业,学校设立清华大学毕业生启航奖(以下简称“启航奖”),旨在表彰“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优秀毕业生。2025年度,材料学院共有4名同学荣获此奖项。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引导毕业生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就大事业,材料学院设立“材子领航”专项基金,由江苏联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材2001级本科生和材2005级研究生捐赠的材料学院学生就业实践项目支持,以表彰前往重点行业领域就业的毕业生。2025年度,学院共有4名同学荣获此奖项。
清华大学启航奖银奖获得者:周灵犀
清华大学启航奖铜奖获得者:潘婷 康婧怡 陆阳
“材子领航”专项基金获得者:张聚淦 梁颖 杜子婉 胡业媛
【清华大学启航奖银奖获得者风采】

周灵犀 2020级直博生
毕业去向:深圳大学副研究员
在清华“又红又专”精神的光辉指引下,周灵犀以其丰富的党团工作历练和扎实的科研功底,淬炼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坚定信念。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对先进能源材料的迫切需求,她聚焦绿氢催化与AI赋能材料研究,深刻理解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选择加入深圳大学担任副研究员,立志以“清芬挺秀”的清华担当,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新热土上,构建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与跨尺度仿真平台,力争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倾力书写新时代材料人的科技报国篇章!
【清华大学启航奖铜奖获得者风采】

潘婷 2020级直博生
毕业去向:地方公共部门就业
在学校“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号召下,目睹一届届学长学姐“不忘初心,无问西东”奔赴公共部门的坚定身影,潘婷在就业选择时也找准自身定位,坚定投身公共部门就业,将个人理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她认为,这样的工作背后有理想,有谋略,有原则,有深情,归根到底,是一颗永远跳动的为人民服务的心。她感恩于学校和学院沃土栽培,良师和益友的提灯引路;未来,她将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和“刚毅坚卓”院训精神,练宽肩膀,担重担子,选择做有长远意义的事,为东北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康婧怡 2022级硕士生
毕业去向:航天科技集团一院
在国产科技企业进行结构工程师岗位实习时,参与关键零部件研发的经历,让康婧怡真切体会到掌握核心技术的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服务国产科技发展的信念。她的在校研究课题方向与工程实践需求高度契合。受材料学院校友参与国家重点工程研制事迹的感召,在秋招时选择加入航天材料研究机构。清华"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的教诲始终激励着她,在这条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道路上,她将以专业能力和家国情怀,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工程师的使命担当。

陆阳 2022级硕士生
毕业去向:国家电投-中国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在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的浸润下,陆阳始终将个人理想锚定国家需求。燃气轮机作为能源装备领域的“皇冠上的明珠”,其自主化直接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与制造业命脉,而我国在该领域长期面临“卡脖子”技术壁垒。中国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国产燃气轮机自主研发的核心阵地。选择加入这里,既是响应“制造强国”战略的时代召唤,也是以清华人“厚基础、重实践”的专业底色。他将在运载火箭、航空发动机等“国之重器”并列的战略领域深耕——从基础工艺优化到关键部件研发,立志为国产重型燃气轮机装上自主“中国心”,用青春破解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困局,践行“科技报国、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材子领航”专项基金获得者风采(部分)】

梁颖 2020级直博生
毕业去向: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技术研究所
在清华园“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的感召下,梁颖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她以全固态锂电池研究为起点,深耕固态电解质领域,以扎实的科研功底为能源技术革新蓄力。学生工作期间,她担任班长、团支书等职务,以"又红又专"的清华精神服务集体,展现出清华人的责任担当。面对职业选择,她毅然投身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同位素电池技术研究。从“锂”到“核”的跨越,是她对能源战略的前瞻响应——核能作为国家清洁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同位素电池技术在深空探测、极地科考、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原子能院"以身许国、敢为人先"的旗帜与清华"科技报国"的传统在她心中共鸣,老一辈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花精神更坚定了她的选择。

杜子婉 2020级直博生
毕业去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探索中,杜子婉坚定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志向。毕业后,她选择加入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投身飞机座舱透明件镀膜技术的研发。该技术直面高端装备对透明件光学、电磁、热防护等多性能的极限要求,技术挑战巨大,工程关联性强,是保障飞行安全与信息对抗能力的关键环节。她期望在航空材料核心科研平台深耕实践,将所学转化为实质性突破,推动先进镀膜技术发展,为我国航空装备自主可控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清华材料人的责任与担当。

胡业媛 2020级直博生
毕业去向: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面对未来的就业方向,胡业媛始终将国家重点领域的科研单位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期望能在广阔的科研舞台上施展才华,践行清华学子的精神,把在专业学习中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添砖加瓦。胡业媛深知,个人价值的实现必须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当前,我国的航空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高性能航空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作为这一领域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我国航空装备提供关键技术支持的重要使命。她怀着满腔热忱,积极投身其中,决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航空材料的研发与创新,推动我国航空事业在军民融合等各领域的深入发展,为我国航空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每一位毕业生,怀揣这份启航的力量,秉持刚毅坚卓的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力划桨!扬帆,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