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基础医学院、化学工程系、材料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和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举办的融冬心语——七院系研究生心理健康互助计划第一期活动于医学科学楼B321顺利举办。活动邀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专职教师史光远担任主讲人,通过冥想引导、分组讨论、理论讲解等丰富多样的环节,帮助参与者深刻认识情绪的本质,熟练掌握调节情绪的技巧,有效增强面对生活挑战的心理韧性。

活动伊始,史老师通过冥想引导,邀请同学们“走入草原,穿越深渊”,以想象的方式带领大家放松身心。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这种方法能够让人快速进入内心世界,真切体验到情绪的深层波动,为后续的深入讨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接着,他以电影《头脑特工队》的片段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思考“对我而言,哪个情绪是主角”这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交流了情绪如何影响日常决策和人际互动。大家深刻感受到,每种情绪在不同的场景中都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在理论讲解环节,他深入剖析了情绪的五个组成部分:情境事件、生理唤起、认知解释、主观感受与外在表达。通过引用波鸿鲁尔大学的研究成果,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对情绪调节的积极影响。此外,还讲解了身体情绪地图,帮助同学们了解情绪如何影响身体。并提出“身体知道答案”的观点,呼吁同学们关注身体信号,科学应对情绪挑战。
最后,史老师向大家分享了情绪调节方法,包括:①学会调控情绪,拥抱理性。通过深呼吸、大笑、与人互动等方式快速放松身心;通过运动、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维持心理与生理的稳定。以及运用ABC理论理解事件、信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开发阳光、辩证与成长性思维。②正视焦虑与拖延,向目标迈进。通过具体化行动,集中精力完成可控任务,采取“先做再说”的策略,逐步行动,避免陷入完美主义的陷阱。③与情绪和解,拥抱真实的自己。关注自我与外界的联系,从关怀的视角看待情绪状态,学会聆听内心,发现情绪背后的深层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对情绪的奥秘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还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未来,基础医学院、化学工程系、材料学院、美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系和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计划持续推出系列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加温暖、更具支持力的成长环境,助力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