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 正文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学论坛》学术报告:面向应用的超导新材料设计和高压研制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材料科学论坛》
学术报告

题目:
面向应用的超导新材料设计和高压研制

报告人:
靳常青 教授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时间:
2018年6月21日(周四)15:30

地点:
清华大学主楼11区(东配楼)二层,电子显微镜中心会议室228房间

联系人:
朱静老师 62794026  jzhu@mail.tsinghua.edu.cn


摘要:
作为决定物质状态的基本参量,高压极端条件可以合成常规条件难以制备的新结构、实现新性能,为研制具有特殊用途的功能材新料提供了独特平台。随着人类向太空、深地、大洋等极端环境的拓展,对材料在极端环境服役的需求日益增强,高压极端条件材料科学成为新兴交叉学科。超导材料具有独特的零电阻和抗磁性,在信息、能源、交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报告结合本组的工作,通过引入并拓展高压自氧化和内压缩等技术,汇报我们研制发现的几类超导新材料及特性。
(I) Cu12(n-1)n铜基超导体系(简称“铜系”):“铜系”只含铜和碱土氧化物,不含稀土、铋、汞(铊)等铜基超导材料常见的稀有、易挥发、有毒元素,组分简单环境友好。“铜系”在空气环境非常稳定,常压超导温度(Tc)可达120K,载流特性可媲美性能最好的Y123。 (II)“顶角氧”型铜基超导材料体系:设计并成功实现了顶角氧掺杂机制,刷新了含单层铜氧面结构超导材料的Tc。(III)铁基超导主要体系之一的“111”体系:“111”体系具有的独特的无极化解离面,表面和体态严格一致,对“111”体系的研究扭转了基于此前铁基超导材料对机理的主流认识。

个人简历(简介):
靳常青:1991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1997年荣获杰青(材料工程学部)。1998年破格晋升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现任国际高压科学技术促进会执委、国际晶体学联合会(IUCr)材料晶体学委员会主席、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兼极端条件晶体材料专委会主任、科协先进材料联合体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大会主席,携手国内同行于2017年成功主办了第26届国际高压科学技术大会,该会2年1届是高压领域最重要的系列学术盛会。他20余年来从事高压极端条件功能新材料研究,作为主要成员发现了包括铜基Cu12(n-1)n超导体系和铁基超导主要体系之一的“111”体系、自旋电荷掺杂分离的新一代稀磁半导体、压力诱导的拓扑化合物超导等系列功能新材料,揭示了近百个高压新相。拓展了高压高温合成技术,组建了我国首套高压低温强场集成实验系统,成功应用于极端条件功能材料研究。在包括自然、PNAS、JACS等SCI期刊发表文章300余篇,连续入选2015、16、17年度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授权18项发明专利。受邀国际会议大会\主题\邀请报告80多个。因对高压新材料和性能的研究当选美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荣获日本国际超导中心奖、叶企孙凝聚态奖等奖项、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主要贡献者),2016年率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2等奖。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逸夫技术科学楼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