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活动
刚毅坚卓,砥砺拓新 | 清华大学第702期博士生论坛创业分论坛成功举办

4月30日,清华大学第702期博士生论坛暨材料学院博士生论坛之创业分论坛在清华大学第四教室楼4402成功举办。特别邀请到8位校友嘉宾8支来自清华大学及兄弟院校的团队参与此次论坛。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炜鹏,材料学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李千出席论坛。

论坛主席刘胜楠致主持辞。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12周年,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也将迎来她的十周岁生日。自正式建院以来,材料学院以刚毅坚卓为院训,育大国之材;材料师生以顶天立地为己任,成时代之料;砥砺奋斗十周年,硕果累累;展望奋进新征程,拓新不息。为汇聚创新型人才,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自主创新更广泛地融入材料产业链和材料学科发展,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主办,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和材料研会共同承办“秩年材料,面向未来”创业专场论坛。

今年在学院领导和校友的支持下,将会在校友理事会下成立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面向全国材料高校的研究生,中心将会以“推动材料学科成果转化”为导向,建立“校友和博士团成员高频联动”的创新指导体系,来构建起新材料辐射全理工类学科的产学研新格局,进一步推进实验室新兴技术的产业化,为全校有志于材料学科创新创业的师生及校友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锻炼和团队展示的平台,让自主创新更广泛地融入材料产业链和材料学科发展。

特邀报告

本次论坛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李焦丽、贺静、林赟、宋宇、宋源址、李嵘峰、施正、武玮等师兄师姐作为嘉宾,由李焦丽师姐和贺静师姐带来特邀报告。

1 《学术创业避坑指南》

李焦丽师姐,2016年加入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任技术转移高级主管,负责绿色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工作,谈判并完成逾200项技术许可、转让协议及技术出资项目,分享了《学术创业避坑指南》。她从学术创业在清、机遇与风险并存、资本角度看项目、学校对创新创业可提供的资源、实际案例等多个方面,向大家展示了学术创业中的点点滴滴。

2 《创业路上清华周边的支持体系和成功案例》

贺静师姐,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4级本1998级硕、圣母大学电子工程系2005届博,现任SEE Fund无限基金管理合伙人,负责基金的全面运营管理,已完成基金的首期募资及设立、团队组建和项目的投资及投后管理。她分享了《创业路上清华周边的支持体系和成功案例》,从为什么要创业、无限基金与初创企业的关系、初创科技企业面临的两道鸿沟及跨越方法等方面指明了初创团队创业的道路。

初创团队报告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八支优秀创业团队的创始人们,除了材料学院的明星团队,还有孵化于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化学、电子、车辆等兄弟院系、兄弟高校的项目团队,和我们来一同发掘材料学科新的增长点,共同探索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的方法、通过协同发展来共同解决产业界的实际需求。

刘隽甫代表“清皓普众”汇报了《全国首创树脂渗透陶瓷基齿科修复材料技术》;王优代表“百磨成钢”汇报了《核级燃料包壳材料》;赵正源代表《清材检测》汇报分享;赵明幽代表“斯威智感”汇报了《面向持续健康监测的可穿戴汗液传感系统》;魏哲宇代表“清化紫晶”汇报了《POMS新材料绿色催化先锋》;李子威代表《清纤科技》汇报分享;罗亮代表“清芯科技”汇报了《芯片级医疗微系统》。

各个团队从行业背景、创业项目的特点、产品介绍、技术优势、商业模式、公司规模与主要成员、公司规划及愿景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创业公司与创业项目。

每支团队在汇报之后,校友嘉宾都给出了肯定,同时也从产品特点、技术优势、技术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生产方式、公司结构、公司发展规划、市场行情等多个方面指出各个团队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自己在行业内的多年经验出发,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中肯独到而又亲切实际的建议。各支创业团队和在场观众收获颇丰!

颁奖与全场大合影

论坛的最后,基于各位嘉宾对各个创业团队综合情况的打分,评选出本次活动的优秀报告奖和最佳参与奖,并为获奖团队颁发了纪念奖品。

优秀报告奖:氢华能源、清材检测、清芯科技、斯威智感、清皓普众

最佳参与奖:百磨成钢、清纤科技、清华紫晶

最后,在场嘉宾进行大合影,本次论坛圆满结束。

创业专场论坛嘉宾简介

林赟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07级校友,现任三一创投投资总监。曾就职于中核集团原子能院,从事核电站服役寿命评估,在核电能源领域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离开核电体系后,先后就职于和君资本、中信建投等机构,从事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股权投资工作。目前就职于三一创投,负责新材料相关领域的早期项目投资工作,主要关注天使至A轮投资机会。

宋宇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04级校友,现任君盛投资董事总经理。清华大学材料系本硕博,北京大学MBA。曾任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先进储能材料及器件实验室副主任,和君商学华南大区总监重点关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早期项目投资。代表项目:中科国生、影目科技等。

君盛投资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本土直接股权投资市场的先行者。成立二十年以来投资企业约140家,其中45家完成上市或并购。目前,君盛投资逐渐形成以85-90后年轻骨干为一线管理决策力量、以早中期为投资布局重心的特色VC机构。围绕大科技领域,聚焦能源、材料、光电、软件四大方向进行投资和产业布局。

宋源址 SEE Fund 无限基金投资副总裁。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2013级博士,2017年于英诺天使基金担任投资经理。2018年起在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担任主管级投资经理,为院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股权债权融资服务。2020年加入SEE Fund无限基金。

李焦丽 清华大学化学系2007级校友,现任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技术转移高级主管,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高级顾问,具专利代理人资质,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博士。曾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成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Langmui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6项。2016年加入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任技术转移高级主管,负责绿色化工、新能源等领域的成果转化工作,谈判并完成逾200项技术许可、转让协议及技术出资项目。

李嵘峰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光电技术研究所特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柔性电子实验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北京斯微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参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涉及柔性电子材料和器件、脑机接口材料及器件、瞬态安全器件等方向,担任多家SCI期刊审稿人和投资机构项目评审专家。

施正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2004级校友,宁德时代高级投资总监、宜春时代常务副总经理,曾任中国五矿集团担任南非五矿总经理,中国电建集团,新加坡电建总经理,宁德时代投资总监,宜春时代常务副总经理。

贺静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1994级本1998级硕、圣母大学电子工程系2005届博,现任SEE Fund无限基金管理合伙人。贺静博士在信息技术领域拥有十余年的中美创业与投资经验。曾就职于Seagate Research,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并创立深圳小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起,先后在中金甲子、北京平长投资中心、先风创投等机构担任投资顾问与合伙人职位。目前担任华控电科(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无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伙人,负责基金的全面运营管理,已完成基金的首期募资及设立、团队组建和项目的投资及投后管理

创业专场论坛团队

氢华能源

氢华新源孵化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氢能社会和零碳社会愿景下聚焦于提供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的高科技企业。氢华新源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清华大学,在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和产品经验。氢华新源依托十余年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积累,自主研发了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多参数检测设备、电堆气体分配检测设备、宽域引射式氢气循环系统和车载故障诊断智能终端,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燃料电池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数据平台和燃料电池检测服务平台,面向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提供研发支持、数据挖掘及检测服务,从生产研发端、应用过程端和故障维修端为燃料电池保驾护航,解决燃料电池寿命和成本痛点,推动燃料电池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清皓普众

清皓普众(Kingcera)成立于2022年8月,由清华大学博士团队领衔创建,首席科学家为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依托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先进的生物医用材料研发技术为驱动,致力于将创新的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于齿科修复、种植体、骨关节、3D打印生物材料等场景,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创新升级,助力人类美好健康生活。公司生产及研发基地超5000平米,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并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是国内唯一具有树脂渗透陶瓷类齿科修复材料技术的企业,与国外同类型产品具备价格优势并实现性能的提升,解决国内齿科修复材料行业的“卡脖子”问题。目前以氧化锆为主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齿科修复,然而陶瓷的硬度和弹性模量明显高于原生牙釉质和牙本质,易导致原生牙齿的磨损,且由于陶瓷材料的脆性对微裂纹敏感,修复体失效的情况也常常发生。另外陶瓷材料加工流程复杂,加工成本高且周期长,医院及患者需要长时间等待。

清皓普众在国内首创了聚合物/陶瓷双相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经过近十年的研发投入,树脂渗透陶瓷的生产工艺及性能不断迭代,截至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高性能树脂渗透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企业,产品性能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

百磨成钢

百磨成钢团队(北京优创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旨在研发高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种钢材——氧化物颗粒弥散钢。该钢种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壁、热管堆蒸汽管道内壁、化工厂运输管道内壁、核反应堆燃料包壳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司创始人王优博士为牛津大学和北科大联合培养博士生,常年致力于高强耐腐蚀特种钢材的自主研发。作为材料学领域的95后女博士,拥有 授权发明专利2项,PPH专利1项,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1篇。公司核心团队由来自牛津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商学院、德国卡尔鲁斯厄研究中心等海外顶尖学府的硕士博士组成。专家顾问团队由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周张健教授、牛津大学Sergio Lozano-Perez教授以及Wenyue Zheng教授组成,为项目的专业性持续助力。公司已经获得天使轮融资500万人民币,并收到北京中关村、重庆市经开区、张家港经开区等多地政府的入驻邀请,加速企业孵化,助力企业成长。

斯威智感

北京斯威智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核心技术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孵化。公司深耕动态体液检测技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准确、实时和连续的体液传感系统和解决方案,实现身体生理信息的可视化呈现、智能化分析和数字化管理。目前正在进行可穿戴式高性能人体汗液传感系统工程化开发。该技术由公司联合斯坦福大学共同研发,可实现对人体微量汗液中各种物理参数和化学成分的高灵敏度检测,从而提供对人体电解质丢失状况、身体水合状态以及运动损伤风险等多维度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动态分析,在健康检测和运动监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公司已经收到来自可穿戴设备和户外运动设备厂商、国家运动队以及临床医生等下游用户的产品对接需求。同时,公司受到多家投资机构跟踪和关注,正在进行融资对接和推进工作。

清化紫晶- POMS

新材料绿色催化先锋

清化紫晶(北京清化紫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大学多院系的优秀研究生们组建的一支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于2022年11月11日创建,创始人兼CEO为清华大学学生领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第十期学员,化学系博士生魏哲宇,COO为清华教研院博士生童瑶,CTO为清华化学系博士生肖维新,CMO为清华新传硕士生罗弋翔。核心技术团队由7名理工科博士生组成,专家顾问团现有院士、杰青、正副教授及行业协会领导、企业高层共47人。清化紫晶起点高,实力强,自主研发的POMS新材料合成技术在领域内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公司目前由清华同方孵化、清华X-Lab培育,是一家对标国内外一流的科技赋能型企业。清化紫晶专注于开发各类新型POMS材料及相应体系的绿色催化工艺,致力于推动前沿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助推底层工艺革新,为社会进步发展贡献清华人的绵薄之力。

清芯科技-芯片级医疗微系统

清芯科技致力于打造基于先进微纳制造的关键核心医疗器件,产品技术整体难度高、自主可控、成熟度高,可实现高精核心医疗器件的国产替代和量产。进入市场后,为国家关键高精度医疗器件突破技术瓶颈,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团队采用微纳制造工艺实现电容式MEMS换能器的大规模阵列、高精度和低成本的制造,克服了传统压电超声换能器在大规模阵列制造方面的瓶颈,不仅满足智能电子设备中生物识别超声指纹成像系统和便携式医用超声成像设备的需要,还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此外,基于3D超声波芯片的第三代生物安全指纹传感器,实现高密度阵元集成制造,相较于第二代指纹传感器,可不受液体和油脂的影响,同时能够获取真皮层以下的活体生物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安全性。该项目的手持式超声仪也是一项国际领先的突破性技术,用芯片上的超声改变现有医疗模式。相较于传统超声仪体积大、笨重、价格昂贵,只适合在医院使用,必须人工诊断,而且身体不同部位需要采用不同探头进行探测的特点,该项目的手持式超声仪首创国内的单一探头全身通用模式,结合手机APP,通过5G网络,实现人工智能精准高效诊断。同时,手持式超声仪不仅适用于社区医院、乡村诊所,还能走进千家万户。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始终秉承“刚毅坚卓”的院训,紧扣国家需要,勇立学科前沿,砥砺奋进,拓新不息。瞄准材料科学前沿发展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注重学科交叉创新,在“新型信息功能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再生医学及仿生材料、极端条件材料”等有特色、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研究方向中做出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也希望各位校友导师和优秀的朋辈们持续关注材料学院的产学研工作,关注新材料科创中心接下来的活动,感谢各位校友的支持。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逸夫技术科学楼 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