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工作 > 校友新闻 > 正文
第二期校友专访丨专访材料学院03级优秀校友冯玉川

编者按

自1988年建系以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稳步发展,清华材料人砥砺奋进奉献始终。值此建党100周年和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材料学院宣传中心、研究生团总支、研究生会等多个部门联合,紧密围绕「强国有材,校友榜样」主题,开设材料学院“校友专访”系列采访,通过采访材料学院杰出校友及老师,传递清华材料人的榜样力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材料人指路引航。


校友专访丨冯玉川

1

2003年入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就读本科

2007年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018年攻读清华大学首期创新工程领军博士

现任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被评为江苏省“双创人才”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清陶是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领衔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

公司专注于顶尖新能源材料技术的产业转化,通过锂电池关键材料的原创开发、装备的创新设计和量产工艺的优化,率先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构建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清陶在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自动化装备、锂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已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的完整产业生态链,在江苏、广东、江西、贵州等地建有多家研发和生产基地。

清陶推出的固态锂电池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锂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具有能量密度高、耐高温、长寿命、可柔性化等优点,在特种电源、高端数码等领域成功应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先行先试,拓展了锂电池的应用空间,带来了全新的产品体验,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科研之路的开端

每一条成功的科研之路都有一个不凡的开端。为什么冯玉川学长能够在锂电池领域开拓创新、成功创业呢?他为我们总结了如下几点:

首先是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内心更倾向于做什么。求学期间在面对“偏学术”和“偏工程”两条科研之路的选择上,冯玉川学长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电池材料这样一条需要积累厚实的产业基础、更偏工程的道路。

第二,要有足够敏锐的嗅觉去捕捉潜在的机会。2007年,冯玉川学长所在的课题组与国内知名电池企业“比克”进行合作开发新型锂电池材料,在此期间他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更感受到锂电池行业背后拥有巨大的商业机会。

第三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冯玉川学长及清陶团队成员普遍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和技术积累,能够在锂电池材料方面自主开展创新型的科研工作而非低技术含量的简单重复生产。此外,近年来新能源材料产业蓬勃发展,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综合以上几点,便是学长成功创业,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之路的主要原因。

针对学弟学妹们的求学历程与人生规划,冯玉川学长也亲切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或者是在个人发展的早期阶段,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个人规划----选择做学术类创新还是做工程类创新,而在抉择的过程中,个人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


初期困境的解决

清陶虽然短短几年就发展壮大起来,但它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公司成立初期,受生产规模和资金实力的限制,清陶在市场中并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清陶的竞争对手又多是跻身于世界五百强之列的行业巨头。因此,如何打开局面、在弱肉强食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创业初期的一个巨大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清陶创始团队在公司成立初期进行了艰苦的奋斗。在刚开始人员缺乏的时候,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建设者,又是生产者,同时也是销售者。生产任务重的时候大家一起拼博在生产一线,为了产品有更好的销路又要亲自到全国各地与客户沟通洽谈。清陶团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积极在商业模式上创新,用辛勤的努力和奋斗的汗水赢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肯定。与此同时,他们牢牢抓住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继续扩大生产能力、加强资本运作、壮大公司规模。如今清陶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创业初期时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努力拼搏密不可分。

访谈中冯玉川学长也针对毕业后如何创业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一是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判断自己的专业方向是否适合创业类的工作,避免为了创业而创业。如果适合,就要进一步研判自己掌握的科研成果能否顺利落地,是否有市场需求,竞争力如何等。只有将以上问题充分考虑清楚,才能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二是在创业前要积累足够的社会经验和产业化经验。一般而言,工业类的创业是所有的创业中难度最高,成功率最低的,因为它是一个综合要素的比拼,不单单是生产出好产品这么简单。就冯玉川学长的个人经历而言,正是创业初期在国企工作的经历,让学长对社会和经济的运转有了深刻认识,收获了企业运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才降低了后续创业的难度,少走了许多弯路。


3


难题突破的长路

清陶的成长之路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挑战科研难题,拼搏前行。

清陶成立于2014年,主要从事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器件、装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在固态锂电池方面拥有十多年技术积累。早在2002年,冯玉川学长所在的课题组就开始进行固态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的研发工作;2006年,开始和日本丰田公司开展固态电解质材料开发的深度合作,并于2010年结题。2011年,与华为开展相关合作。

锂电池的固态化着眼于改善电池的综合性能,是一个兼顾“高安全、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三位一体的系统性设计。2018年11月,清陶建成了国内首条固态锂电池的生产线,设计产能0.1GWh,在经过了车企、军工、数码等产业终端的严酷洗礼和革新技术加持下,制造工艺不断升级,锂电池综合性能得到全面改善。

清陶首条生产线的良好运行为公司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和可供参考的模板,为后续的扩产铺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清陶持续发力,建成1GWh固态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并就固态动力锂电池上车项目与多家整车厂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南策文院士2017年曾表示,要在2020年到2025年才能够实现全固态锂电池的量产。对此,冯玉川学长表示,这是一个科研难度非常大,过程非常艰辛的大课题,需要积累扎实的科研基础,同时与大量的实践相结合,少一些等待,多一些实干。


来自清华的馈赠

冯玉川学长事业上的成功与早年清华对他的影响不可分割。清华人独特的品质,助力了学长的个人发展,推动了清陶的进步。

第一,清华给予了冯玉川学长很强的自信心。学长告诉我们,等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会遭遇很多困难,此时信心与信念对人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正是由于心怀“我们应该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内生动力,冯玉川学长与清陶没有因为困难的阻碍而随波逐流,而是不断挑战,砥砺前行。

第二,清华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刻影响了冯玉川学长。在创造过程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是学长团队一直很看重的精神信念,这与清华“自强不息”的理念实为一源之水。清陶也将“自强不息,创领未来”作为企业文化,厚植于每一位不安于现状的清陶人心中。长期以来,清陶都以在材料方面做出贡献,补足中国工业发展短板为己任,实现通过基础材料的创新推动中国工业发展的愿景。

第三,清华强大而富有凝聚力的校友组织也在冯玉川学长的发展之路上起到了推动作用。以清陶大本营所在的昆山为例,昆山五百多位校友,其中有三百多位都是清华校友会成员,大家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集体,让每一位清华学生在五湖四海都能获得一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来自学长的生贺

在清华11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来听听冯玉川学长对母校的祝福吧!

我们希望学校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培养更多的人才,或者说培养更多的有识之士,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做更多的努力。当然,我们作为清华的毕业生也一定会以此为目标,在母校的荣誉簿上留下我们自己的名字。同时呢,如果师生们有任何的需要,我们都会全力以赴去帮助大家,实现我们的个人价值,同时做大做强我们的材料产业。我们所有人的努力都会形成合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一份力量。我认为这非常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的地方。我们也非常感谢母校对我们的培养,母校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也感谢所有的老师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无私奉献,希望所有的师长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逸夫技术科学楼 100084